21年前我的西藏行-倒霉篇(李东东)
2024-04-19 11:03:49   来源:李东东   评论:0 点击:

 \

21年前我的西藏行-倒霉篇
 

       这次西藏行,并不一帆风顺。刚离开百色,路面很好,我在倒后镜看到858的车先向左急转,然后向右直冲落路边的田地,我本能地大喊“停车!停车!”谁知没拿对讲机的咪。大家停了车,赶快去看四轮朝天的这辆庆铃车,协助他们从车窗小心翼翼地爬出来,“阿弥陀佛!”全都安然无恙,秋毫无损!!吓死人啦。当时的车速有80公里,掉下去有5米深,幸亏有棵树挡一下,否则打几个筋斗就不堪设想了。车运回百色修理,一周后我们再起程。
 
 \

\
01.-02.及题图
 
      在往珠峰的路上,要过一条河,河底都是大石,我开着我的陆风车摇摇晃晃地过了河,刚开上岸,团友就大叫“停车!停车!”我下车一看,左后轮胎完全烂了,连胎令也歪歪歪扭扭的,整个轮子只有报废了。还未完,从扎达回程时又是过一条小河,上岸后,又是左后胎没气了。这次好些,只是轮胎裂了一些,于是将备胎换上(这条胎正是阿士他回广州时把他的备胎留给我的,否则走不了了)。
       黄昏时分,走在一个大平地上,我的车突然向右一侧,停下来一看,呵!倒吸一口冷气,钢板断了,这可大件事了!大家商量一下,暂无办法,只有先弃车前行。这个地方,刚好是冈仁波齐前的大平原,陆风车就孤伶伶地拐在那,可怜地在寒风中跪着,我一阵一阵的心酸。
       往前约50公里,有一小村,决定在此过夜,858在村里到处转,为我找到两位自称可以拆装钢板的藏民师傅(也不知858怎么和他们沟通的,他们的汉语极差)。刚好858的庆铃车带了一副钢板!我和858坐上他们的东风货车,回头去找陆风。我在车上祈祷:一.这副钢板配得上;二.找到黄色的陆风车(这里根本没有路,就是一块几十个足球场的大平原)!
       打醒十二分精神,车找到了!师傅们在拆钢板,我负责打电筒,我带来的几个电筒,很快就没电了!幸亏那晚上月色明朗,把大地照得雪白,师傅们得以继续工作。约两个小时,说可以了,大家高兴极了。着车、起步、加油,感觉不对劲,我想,糟了,一定是钢板配不上!这下彻底完了!大家下车捡查,师傅说是没装好,于是,他们从东风车上拿来一个热水瓶和几个碗,说要喝酥油茶休息一下,还安慰我说,没问题的,可我的心却还是七上八下的。他们又在月色中拆装钢板。
       这时,天更冷了,他们像没事一样,我可受不了了,爬上东风货车,迷迷糊糊睡着了,听他们大喊,“修好了!”这次,我小心地着车、起步、加油,没事了,挺好的,心花怒放。于是,858坐在东风车在前面带路,我在后面跟着,车速越来越快,858不时用对讲机问我的情况,我都高兴地说:好过原来的!
       走了约10公里,我突然发现怎么有个人从左边狂奔超过我!而我的车却往左倾斜!我急刹、停车,看清楚,原来是车的左后轮脱落,飞了出去!真是祸不单行!我走向前,捡起轮子,推回车旁,看看轮胎罗絲,有的已弯曲了,在地上怎么也找不到罗母,于是猛call858,却都没回音,可能他睡了,也可能对讲机没电了。
       这时,我环顾四周,依然月色明朗,孤身一人伴随着侧着身子,伤痕累累的小黄车,心中惆怅啊!天越来越冷,我躲进车里,打开暖气,开着灯,相信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
       不久,东风车回来了,问明情况,师傅说他没办法了,我们给了他900元,让他和858先回去,再想办法。天亮时,858和阿荣来了,决定先把弯了的罗栓敲直,把轮子装上,把858带的四颗备用罗母拧上,再从二前轮各拆一个罗母拧上,于是大功告成,走几公里,停车捡查一下,如是几次,均告无事。
 
 \
03.
 
       到小村庄汇合,一齐去普兰。途中,阿荣的车前驱油底壳给石头击裂漏油。我的车没有了备胎,阿荣的车没有了前驱,大家只能慢慢开到普兰,这里有个稍为像样的修车档,师傅技术高超,补好油底壳,又帮我那破了的外胎补一下,塞进我带的备用内胎,大家齐心合力,克服重重困难,兴奋无比。
       是夜,住入普兰武警招待所,又冲了个凉。晚上喝醉了,第二天出发不了,就去久负盛名的“普兰国际商贸城”去看看,认知大跌眼镜,这商贸城破败不堪,尘土满天,商铺倒有不少,但都不过是一些简易的棚屋,也算热闹,卖的多是些尼泊尔的货品,我们也算到此一游。
       其实我们的向导车在离开扎达不久就死火了,老司机也无办法,我帮忙拖车也拖不着火。他说叫我们先走,他等有别人的车经过再求救。后来我们在帕羊附近遇见他,大家久别重逢,好像大难不死一样,热烈地拥抱。
       这一集,凈讲了些倒霉的事,最后来点沿途的美景吧。
 
 \

\

\

\

\

\

\

\

\

\

\

\
04.-15.

 
十(一)班  李东东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21年前我的西藏行-入藏篇续(李东东)
下一篇:笔墨纸砚文沁阁(刘三梅)

分享到: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