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口四游4(谢东生)
2023-11-23 20:38:55   来源:谢东生   评论:0 点击:

 \

海口四游4
 

       参观五公祠。
       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的五公祠,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是自北宋“一代文宗”苏东坡于哲宗绍圣四年(公元1097年)被贬来琼,借寓金粟庵(今五公祠内)“指凿双泉”留存遗迹以来,宋、元、明、清及民国历朝不断在其周围增建、重建而形成的以五公祠(海南第一楼)为代表的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。
       五公祠的建筑风格有着鲜明的海南地域风格,深受岭南建筑的影响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艺术和科研价值。
       建筑单体包括五公祠(海南第一楼)、学圃堂、观稼堂、西斋、东斋、苏公祠、两伏波祠、洞酌亭、浮粟泉、粟泉亭、洗心轩、琼园等。
       五公祠融古建筑、古遗址、园林为一体,素有“琼台胜境”“瀛海人文”和“海南第一人文景观”的美誉,它记载了海南近千年的历史沧桑,是海南文化遗产最集中、文化内涵最丰富、历史底蕴最厚重的名胜古迹,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、政治、文化、民俗变迁和发展的窗口。
 
 \

\

\

\
01.-04.及题图
 
       五公祠又名海南第一楼,系为纪念唐代的李德裕(唐代两度为相,后被陷害贬至海南仅两年便去世)、宋代的李纲(南宋抗金名臣被贬海南)、赵鼎(南宋抗金名相,后被陷害罢相,安置海南三年后,为保家人免遭迫害而绝食身亡)、李光(南宋抗金名臣,被贬海南居十年之久)、胡铨(南宋抗金名将,被贬海南居7年)五位历史名臣而建。雷琼道台朱采于光绪十五年(1889年)在主持重修苏公祠的同时督建五公祠。
       该楼坐西朝东,宽17米,深13米,通高11.5米,是一座木质结构,单式斗拱的古建筑,共二层。整个建筑不用一钉一铁,其梁柱、椽、檀等交接部位,全都用榫卯扣合,互相牵拉,起到牢固的作用。它的附属建筑物有学圃堂、观稼堂、五公精舍和东斋。
       据说,被称为“海南第一楼”既不是因为它是当时海南最高或最大的楼,也不是因为它是当时海南最早的楼,而是因为这座建筑奉祀的是李德裕、李纲、赵鼎、李光、胡铨共五位先贤。他们心怀家国,忧国忧民,正气凛然,虽身处逆境却失意不失志,在贬琼期间为海南人民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,促进了海南经济文化的发展,功德无量。可见,称之为“海南第一楼”,精神层面的因素是主要的。
 
 \

\

\

\

\

\
05.-10.
 
九(三)班  谢东生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海口四游3(谢东生)
下一篇:说走就走肇庆行1(杨惜白)

分享到: 收藏